【資料圖】
用圓盤壓平,再鋪上網(wǎng)紗。記者 陳燁/攝
“相比之前,這段時間的訂單差不多翻了一倍,經(jīng)常要忙到晚上10點,現(xiàn)在我的手里還壓著30個訂單。現(xiàn)在訂,取貨至少要一個月以后了?!崩钣谰_一本小簿子,向記者展示最近生意的“火爆”。中秋節(jié)前,生意時有時無,“雙節(jié)”過后,每天都有人光顧。
55歲的李永君從事的是老手藝,在北侖區(qū)霞浦街道霞浦中路上經(jīng)營一家彈棉花店。店鋪狹小且簡陋,但就是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在當?shù)亻_了將近40年,還擁有一群“鐵桿粉絲”。天氣轉涼,或是家有紅白喜事,不少寧波人會找到這里,翻新舊棉被,有時也會請李永君彈一床嶄新的被子。
“嘭嘭嘭……”昨天一早,記者還未走近店鋪,就聽到清脆、有節(jié)奏的彈棉花聲音。店內,腰間別著一張長弓的李永君已經(jīng)忙活開了,李永君左手握住長柄,右手用一只木槌頻頻擊打弓弦,伴隨著一聲聲鏗鏘有力的弦響,案板上的一團團棉花被震成了絮狀,瞬間變得輕盈,上下飛舞。
待棉花松軟后,他用圓盤附在棉絮之上,輕輕地來回壓平,然后取來紗線縱橫拉成網(wǎng)狀,固定在棉絮上,再用木制圓盤壓磨,使之平整、結實、牢固。據(jù)悉,制作一條嶄新的棉被,需要數(shù)道工序,前后至少花費6個小時。
“每年大概制作、翻新300條被子和墊被。夏天是淡季,等到起秋風、吹北風的時候,就會比較忙。”李永君說,光顧生意的除了霞浦周邊、北侖區(qū)域的人,也有寧波城區(qū)的人找上門。
“彈棉花就是不斷重復動作,太無聊,太單調!”這話,他說了不下五遍。
那為何還要堅持?聽到記者的提問,李永君突然停下手里的動作,抬起頭,冒出一句感性的話:“大家還需要我,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有顧客結婚時找我做的被子,到他們的子女結婚了,還是會想到我?!?/p>
也正是這份被需求,支撐著李永君的店繼續(xù)存在下去?!拔蚁?,再干五六年吧,也差不多了!”他的言語間,藏著不舍。(記者陳燁 通訊員支倩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