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后重新開張的顏料會館,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場文化盛宴。
初秋傍晚,推開顏料會館的大門,仿佛是一次時空穿越:剛開張的裕泰茶館賓客云集,喝茶的、下棋聽戲的、提籠架鳥的……人聲鼎沸。觀眾們也在茶館入席,掌柜王利發(fā)正忙著招呼跑堂的給客人們沏茶倒水。
(相關資料圖)
今年5月起,沉浸式北京曲劇《茶館》在顏料會館駐場演出,場場火爆,高朋滿座。“在這里,我們做到了真正的戲景相融。”在飾演王利發(fā)的李永德眼中,顏料會館是一個天然的戲劇場。確實,400多歲的顏料會館,從誕生之時起一直就是一個“有戲”的地方。
顏料會館坐落在前門三里河畔、青云胡同22號。明清時期,實行科舉取士,每到會試期間,大量的舉子涌入北京,由同籍人在北京所設立的會館便應運而生。明代中后期,來自山西省的顏料、桐油商人建造了顏料會館,距今已有400多年,其“前廟后館”的格局是明清會館建筑常見的形制。
修繕前的顏料會館。 天街集團供圖
修繕后的顏料會館展現出古韻風華,在胡同里格外醒目。
“會館有戲”文藝演出走進顏料會館,為觀眾帶來沉浸式戲曲體驗。
根據相關碑文記載,在清乾隆六年,眾多商賈集資,對會館進行了一次大的擴建,顏料會館迎來最輝煌的時期,大殿前面修建了戲臺、罩棚等建筑,前后共二十三間房,中間還有一座火神廟。然而,之后的幾百年間,伴隨歷史變遷、社會動蕩,顏料會館逐漸呈破敗之勢。
“十多年前,這兒還是大雜院呢。”顏料會館的修繕運營方、天街集團大前門公司工程部經理柏毅說。記者從老照片中看到,顏料會館屋頂雜草叢生,館內戲樓上下、后院,都住著居民,欄桿、樓梯等建筑斑駁老舊。
為留住會館歷史,2009年,天街集團騰退了居民住戶,拆除了私搭亂建,對顏料會館進行保護性修繕。本著修舊如舊、最大程度保留歷史原貌的原則,修繕更換了嚴重糟朽、存在安全隱患的12米通天柱,對有糟朽、但不影響使用的梁柱則采用修補、墩接等方式補強、加固。針對戲樓北側大殿屋面破損嚴重的綠剪邊黃琉璃瓦,工程添補了瓦面,恢復其原有形制。2010年,顏料會館修繕完工,成為北京城里為數不多恢復原貌的晉商會館之一。
雜技演員充分利用會館空間,走到觀眾中間表演技藝。
北京市曲劇團的沉浸式《茶館》在顏料會館上演。本報記者 方非攝
在顏料會館舞臺上,舞蹈演員揮動衣袖“月下起舞”。
如今,走進顏料會館,眼前是一幢懸山式木結構二層建筑,從二層的博風板到下面的開門處,都漆著古樸的朱紅色。穿門而入,是一座二層戲樓,一層臺下設座,二層有看廊相連。進入后院,院落四合、布局完整,修繕后的正房、配房青磚灰瓦、朱漆紅門,有著老北京四合院的幽靜。
會館留住了古韻,也奏響了新聲。2021年10月起,東城區(qū)對顏料會館等一批會館舊址進行活化利用,打造“會館有戲”惠民文化演出,一批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演出走進顏料會館,數百年歷史的會館再續(xù)弦音。
兩年來,民樂、曲藝、雜技、歌曲、兒童劇等特色演出,河北梆子、曲劇等經典戲曲專場演出持續(xù)在顏料會館上演?;蜱H鏘有力,或低音婉轉,古老的戲曲唱腔在顏料會館古樸優(yōu)雅、雕梁畫棟的建筑風格中得到最“原生態(tài)”的彰顯。在這里,歷史文脈與時代新風交相輝映,不但讓百年會館再現古韻風華,也使市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盈。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本報記者鄧偉攝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