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記者 孫佳麗 通訊員 汪家桐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在近期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保障蔬菜供應也是一場無聲的戰(zhàn)役。
寧波的“菜籃子”商品供應如何“披荊斬棘”,順利從田間走到市民的餐桌?4月11日至14日,記者直擊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內一顆青菜的3天“旅程”,見證疫情之下“菜籃子”背后無數人的辛勤付出。
時間:4月11日上午9時
坐標:陸良縣蔬菜基地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的春天,亦是收獲的季節(jié)。云南睿豐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萬紅撩起青菜拱棚前的塑料膜,望著春風吹拂中的顆顆青菜,招呼著20位工人們動起來:“上午9點左右,當青菜上的露水被朝陽曬干,我們采摘的時候就到了?!?/p>
陸良縣是云南省最大的葉菜類蔬菜產銷大縣,也是向寧波地區(qū)供應優(yōu)質蔬菜的核心區(qū)之一。光是周萬紅的蔬菜基地,就有600多畝土地種植著直供寧波的蔬菜,其中包括100多畝青菜。
“我們基地供應寧波的青菜品種主要是上海青,生長期間施的是從附近牧場采購來的有機肥?!敝苋f紅說,露水被曬干后的青菜不僅看起來“精神”,爛菜率也會大幅度下降。
當天青菜的采摘量一般保持在30噸左右。青菜被采摘下來后,不會直接發(fā)往寧波。工人們會在半小時內將菜搬進周轉箱內打冷,讓青菜的“體溫”快速從30攝氏度降到5攝氏度左右,以減少葉綠素損失,保持其新鮮度。隨后,這些青菜會被集中運送至基地的冷庫中,等待擇菜工人們的到來。
第二天上午8時,工人們走進冷庫,開始一天的擇菜工作。他們會優(yōu)先挑選出品質上乘、規(guī)格統一的青菜,剪去帶泥的根部,擇去老葉黃葉,簡單清洗后,整齊地碼放在泡沫箱中。每個泡沫箱內會配備一個冰瓶保溫。
4個多小時后,1600個裝有凈菜的泡沫箱整裝待發(fā),運輸司機王艷生和同行的另一位司機已經等候在一旁。突然,他的微信響了一聲,王師傅點開一看,原來是委托他運輸的蔬菜批發(fā)經營戶李素麗發(fā)來的。
“李老板給我發(fā)來的,是來貨進場預約二維碼。她已經提前在‘數字菜籃子’平臺上,輸入了我和同伴的個人身份、健康碼、行程碼、核酸報告、預約攤位、來貨車輛、來貨商品、預計抵甬及入甬高速口等信息。抵達寧波后,我們只需將這個二維碼交給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門口的工作人員復核,就能快速進入市場。”
緊了緊固定貨物的繩結,王師傅他們,駕駛著17.5米長的平板掛車,開始了本月第三趟的運輸任務。
不僅有從曲靖市出發(fā)的,每天差不多的時間,300輛供貨的貨車會各自載著幾十噸蔬菜,從山東壽光、云南昆明、福建廈門等12個保供基地出發(fā),向著寧波疾馳而來。
時間:4月13日午夜12時
坐標: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門口
午夜時分,整個城市已經入睡,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內依舊燈火通明。很快,王師傅開著滿載青菜的貨車,按時抵達前置卡點。
“您好,請配合出示您的來貨進場預約二維碼。”12時左右,在前置服務卡口,防疫“大白”們挨個檢查核實著每一輛排隊入場貨車的二維碼,并對貨車進行全面消殺。
王師傅望著快速入場的隊伍,終于能稍微松口氣:“上次回來,光是排隊入場和查驗信息,就花了我2個小時。現在好了,預計只需要排隊1個小時?!?/p>
入場后,王師傅坐在駕駛座上,放開了緊握方向盤的手。王師傅說,為保證蔬菜的新鮮度,36個小時,是他們從云南出發(fā)抵達寧波的最長時限。一路上,他跟他的同伴輪流開車,吃喝都在車上,一刻也不敢停歇。
王師傅已經36歲了,成為運輸司機已有4年。每個月,他們需要在云南和寧波之間來回6趟。
“我們走的是傳統高速公路,行駛的線路也是固定的,路上會途經貴州、湖南、江西。原以為最近疫情形勢比較復雜,可能會影響我們的運輸時效。沒想到這一路過來依舊暢通,我們順利準時完成了此次任務?!蓖鯉煾的税涯?,將貨車開到了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內的指定稱重點。
貨車上的青菜在過磅稱重后,會有部分被抽調去檢測中心,查一查是否有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等農藥殘留。剩余的大部分則會被運到市蔬菜批發(fā)市場經營戶李素麗的615號攤位上。
王師傅說,這些青菜被裝卸完后,他們還能休息10小時,然后再次帶著寧波的快遞駛往云南,準備執(zhí)行本月第4趟運輸任務。
時間:4月14日凌晨2時
坐標:蔬菜批發(fā)市場615號攤位
當王師傅的貨車停在615號攤位上時,裝卸工人王營柱已經等在他的工位有一會了。
“每天凌晨2點,基地過來的蔬菜會到位,當天下午2點,攤位上的蔬菜基本會被批發(fā)出去。因此2點到14點,就是我每天工作的時間?!蓖鯛I柱說。
裝卸工作看起來簡單,其實內含不少“門道”:一輛平板貨車不會只運來一種蔬菜,除青菜外,包菜、大白菜、生菜等葉菜類蔬菜均是王營柱需要分類歸置的對象;不同種類蔬菜的重量不同,王營柱從貨車上卸貨時還需借助巧勁,在平穩(wěn)搬運中盡可能省些力氣;有些客戶會提前發(fā)訂單過來,王營柱需要根據訂單提前準備,將蔬菜碼放在特定角落等待提貨。
在此次寧波疫情多點散發(fā)后,王營柱就更忙了。3月初,他每天的裝卸量在一車左右,如今,他每天需要裝卸一車半蔬菜?!案闪诉@個工作快6年,每次忙完后回到家,我只想攤在出租屋內一動不動,到現在還單身著呢?!蓖鯛I柱調侃說。
目前,每天運抵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下屬市蔬菜批發(fā)市場的蔬菜,維持在3000噸左右,比平日里增加了2成。共有近300個攤位經營著蔬菜批發(fā)生意,每個攤位上像王營柱這樣的裝卸工人就有5位左右。
每天,市場內會迎來上千輛采購貨車。他們有的來自寧波本地,有的來自舟山、臺州等周邊城市,他們有的運往各大菜市場,有的經營著幾家生鮮店,有的則為各超市提供著貨源。
上午6時,在鄞州區(qū)某小區(qū)旁經營著一家生鮮店的姚先生照例來到采購商停車場,等待著接駁車。接駁車上,是他自615號攤位采購的兩箱青菜、一箱白菜以及一箱包心菜:“這段時間,到店里購買蔬菜,尤其是青菜的顧客不少,我要多備些貨?!?/p>
也許在幾個小時后,就到了該小區(qū)內市民的餐桌上、冰箱里——從云南到寧波,將近2200公里,這顆青菜終于要完成它的使命了。寧波“菜籃子”保供工程的使命也隨之完成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