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預制菜的話題一度成為各大平臺熱點話題,特別是預制菜進校園,更是牽動著廣大家長的心,大都是擔心預制菜會引發(fā)健康危害,民以食為天,真的不假,今天就來分析到底預制菜能不能吃,有何利弊。
什么是預制菜?
所謂預制菜,就是對食品原料預先進行半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速凍、冷凍),然后包裝以及冷凍保存,消費者購買后經過簡單烹飪,就可以上桌食用的菜品。
(相關資料圖)
預制菜不是新鮮事物,如今早已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速凍食品、速食品都屬于預制菜,如各類罐頭、火腿腸、速凍餃子等等。但大家對這類食品的印象更多是應急時偶爾吃,因為它們的品種比較有限、口味也較為單一?,F下當紅的預制菜主要指的是更為復雜、更貼近老百姓餐桌的中餐菜式。
關于預制菜,可以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理論上說,隨著機械化水平上升、冷鏈系統(tǒng)日益完善,預制菜可能是飲食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大大提高了餐飲制作的效率,能解決學校食堂面積較小,人力成本高的問題,部分使用經過初級加工的原料,以及中央廚房制作好的半成品,可以提高供餐效率,減少安全風險。
比如說速凍餃子,可以大大提高烹調效率,而且很多預制菜并不需要存放太久。
但現實中為何預制菜廣泛遭遇抵制呢,問題核心在于,目前還需要更多的標準和法規(guī),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需要更多的營養(yǎng)數據讓人知道其安全性,需要更多的科普宣傳讓人們接受它。
而一旦預制菜相關的專業(yè)人員配備不足,流程有缺陷,監(jiān)管有漏洞,就可能引起食品安全事故,如果倉促推廣預制菜,可能有以下健康危害:
1)食物容易變質影響我們的健康
由于預制菜采用速凍方式保鮮,食物在運輸途中對于溫度的要求較高,溫度達不到,極易造成預制菜的變質。不少消費者提出,商家為節(jié)約成本,放置的冰袋數量不夠或冰袋太小,影響食材新鮮度。
2)添加劑過多威脅我們的健康
為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以及增加口感,預制菜往往被大量添加增味劑、色素、防腐劑等多種化學物質,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3)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
預制菜由于加工過程中長時間加熱和淋洗的原因,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成分流失非常嚴重。我們長期吃預制菜的話,會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
最后,我們需要強調的是,預制菜客觀來說代表著飲食的方向之一,只是在特定歷史階段,才能真正走向舞臺,目前來說,可能時機尚不成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