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門頭溝28條道路恢復重建全面啟動
(資料圖)
8條損壞程度較輕的道路計劃年底完工受損較嚴重的20個項目明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
昨天(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交通委門頭溝公路分局獲悉,繼“搶通生命線”和“安全保通”兩階段工作后,受“23·7”極端強降雨影響的門頭溝區(qū)28條道路恢復重建工程已全面開工。其中,損壞程度較輕、對群眾生產(chǎn)生活影響較大的8條道路,計劃于2023年12月底前完工;受損較嚴重的20個項目計劃于2024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
因災受損道路復建工程全面開工
沿著109國道一路向西,在位于門頭溝區(qū)妙峰山鎮(zhèn)的109國道K37+820-K38+200段,北青報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河道沿線緊張施工,施工車輛在路基旁作業(yè)。這處在施段落損毀長度為360米,道路左側路肩和擋墻均已沖毀。
109國道從西六環(huán)軍莊橋到市界段共96.85公里,全部位于門頭溝區(qū)。109國道是進入門頭溝清水、齋堂、雁翅等深山區(qū)的主通道,沿線分布著眾多村莊。受“23·7”極端強降雨引發(fā)的洪水、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影響,109國道損毀路段約為15公里。北京建工養(yǎng)護集團八公路處副經(jīng)理高玉龍介紹,十一假期后,工人們開始進場施工,工程進入復建階段,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修建浸水擋土墻,對路基進行恢復。“相比此前的漿砌片石,浸水擋土墻吸水能力更好,抗洪能力也更強。”高玉龍說,109國道沿線損毀的情況不同,但大多是路基損毀。
沿著109國道繼續(xù)向西,盡管災后重建已經(jīng)進行了一段時間,但仍能看到洪水過境的痕跡。在清千路起點K0+200-K0+620段,北青報記者看到,受到洪水沖刷,路基形成空體。中交一公局五公司京津冀區(qū)域總經(jīng)理、項目負責人武震環(huán)介紹,清千路全長17.1公里,是通往大臺街道的重要道路,損毀路段近11公里,損毀嚴重。目前,現(xiàn)場正在擋墻片石混凝土澆筑等工作。
各個復建項目為保溫暖過冬交叉施工
不僅僅是道路施工,在現(xiàn)場,為保障市民溫暖過冬,熱力、水務等部門也在緊張施工。武震環(huán)介紹,復建項目涉及專業(yè)多,修復路段分布緊湊,各工序、各專業(yè)之間交叉施工,施工現(xiàn)場電力、水務作業(yè)面交錯,組織和協(xié)調難度大。為推進項目進展,現(xiàn)場400多名工人輪班工作,確保施工24小時不停息。
門頭溝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副科長范虎彪介紹,“23·7”極端強降雨引發(fā)的洪水、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導致門頭溝區(qū)公路受損嚴重,28條縣級以上普通公路發(fā)生了嚴重的路基沖毀、山體崩塌、橋梁受損等情況,造成公路斷路,百姓出行困難。在經(jīng)過“搶通生命線”和“安全保通”兩階段工作后,當前門頭溝公路分局正全力以赴積極推進災后重建工作,涉及28條縣級以上公路。截至目前,路基挖方17.5萬方,完成總工程量8%。
受損較輕的8條道路計劃年底前完工
28條縣級以上公路中,損壞程度較輕、對群眾生產(chǎn)生活影響較大的魯坨路、上燕路、108國道京昆線、雙黃路、達洪路、石擔路、石擔路聯(lián)絡線、張馬路8個項目,計劃于2023年12月底前完工。受損較嚴重的20個項目(109國道、234國道、清千路、下安路、付馬路、齋幽路、齋柏路、百花山路、齋馬路、雙大路、妙峰山路、黃嶺路、潭王路舊線、108國道輔線、南趙路、上葦?shù)槁?、軍紅路、靈山路、南雁路、三溫路),計劃于2024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攝像/本報記者 郭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