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像熊貓、奶牛一樣的金魚嗎?你見過頭部像獅子一樣的金魚嗎?8月28日,“府苑攬趣——恭王府博物館2023年宮廷金魚特展”正式開展,將持續(xù)至9月10日,800尾金魚在各式魚缸里悉數(shù)登場,爭奇斗艷,其中包括熊貓蝶尾、紅牛蘭壽等珍稀品種,觀眾可以一飽眼福。
這場水中藝術沉浸之旅,帶領觀眾體驗金魚在皇家園林的“宮廷雅趣”、在王府庭院的“府苑拾趣”、在京城人家的“閑情逸趣”以及“海外游子”的“別有生趣”。同期舉辦的“金魚春秋——金魚品種歷史文化圖片展”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金魚的歷史往事娓娓道來,主題史料書籍、文玩器物等呈現(xiàn)了一個五光十色的金魚世界。
8月28日,恭王府博物館,“金魚春秋——金魚品種歷史文化圖片展”同期舉辦。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資料圖片)
再現(xiàn)北京宮廷風范及四合院養(yǎng)金魚場景
踏進恭王府趣園,左右兩邊各擺放著四個木海,與后面的布景交相輝映。走近觀賞,每個木海中的金魚在陽光下悠游,時而穿梭在蓮葉間。
右側擺放的四個木海仿照了宮廷的配色和風格,精選了能夠展現(xiàn)宮廷風范、有代表性的北京金魚品種,包括額頭紅金魚、望天金魚、王子虎頭金魚和黑老虎金魚。
8月28日,恭王府博物館,嘉賓在觀看宮廷金魚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金魚登上大雅之堂,是從進入皇宮開始。當時,南宋臨安城的德壽宮修建了中國第一所金魚池——瀉壁觀魚池,自那之后,金魚就成為宮廷寵物,受到歷代帝王的喜歡。明清時期,金魚隨著大運河來到北京,進入宮廷,在紫禁城的歷史上能看到很多金魚的身影,尤以延禧宮為代表。”北京市水產(chǎn)技術推廣站研究員何川說。
沿著展覽繼續(xù)向前,可以看到院子里擺放著幾口泥盆,是北京四合院里養(yǎng)金魚的容器,再現(xiàn)了老北京人記憶里的四合院場景。“這種傳統(tǒng)泥盆在北京本地燒制,代表著北京的文化氣息,這次我們也選擇了帶有‘福’字的泥盆,和恭王府相呼應。”何川表示。
8月28日,恭王府博物館,一位小朋友正在觀看展出的金魚。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泥盆之中,鶴頂紅金魚、珍珠金魚等品種別具特色。體型較小的珍珠金魚鱗片呈石灰質凸起,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身上,而它的整個身體又呈圓潤的珍珠狀,像一顆大的珍珠,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稱。鶴頂紅金魚則源于傳統(tǒng)的瑞獸丹頂鶴,頭上高高聳起的肉瘤,配上潔白無瑕的身體,是文人雅士非常喜歡的品種。
熊貓蝶尾、紅牛蘭壽等珍稀品種亮相
此次展覽還設置了專門區(qū)域,對目前市場上流行的金魚品種及難得一見的珍稀品種進行展示,如外形似奶牛的奶牛蘭壽、黑白配色像熊貓的熊貓蝶尾等。
“奶牛蘭壽是福州潘氏金魚魚塘所培養(yǎng)的特殊品種,當時整個魚塘只出現(xiàn)了幾條,那年的市場上可以達到幾萬元一條,經(jīng)過幾年培育,現(xiàn)在實現(xiàn)了規(guī)?;慨a(chǎn),但一條金魚也價值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紅牛蘭壽更為難得,底色又有所突破,整個福建魚塘只能選送出這6尾最好的金魚。”何川說。
8月28日,恭王府博物館,展出的金魚。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除此之外,眼睛呈黑色、身體呈白色的熊貓蝶尾,頭部像獅子的紅白獅頭等也格外吸睛。“金魚品種其實也濃縮著文化景象,獅、虎、龍、鶴等都是吉祥瑞獸,代表了一種文化符號。比如,獅子有鎮(zhèn)宅辟邪、威武權貴、好運吉祥的象征,我們把這些文化符號映射到金魚上,經(jīng)過人工篩選和培育,讓這些千姿百態(tài)的金魚品種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是中國匠人打造的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藝術品。”何川說。
8月28日,恭王府博物館,展出的金魚。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金魚起源于中國,最早的金魚輸出記錄在明朝1502年,16、17世紀,金魚逐漸傳入歐洲等地。此次展覽中,游客還能看到中國金魚在英國、泰國等地的發(fā)展形態(tài)。“在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底蘊下,他們會根據(jù)當?shù)氐膶徝纴硭茉旖痿~,金魚的色彩和尾形會發(fā)生變化。”何川說。
據(jù)記載,清朝時期曾有279個金魚品種,可謂異彩紛呈、爭奇斗艷、種類繁多。北京是中國金魚的發(fā)祥地之一,歷來便有品玩和養(yǎng)殖的傳統(tǒng),上至皇親國戚、王公大臣,廣至城鄉(xiāng)阡陌,多至街頭巷尾,都少不了它們的蹤影。曾幾何時,“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成為北京小康家庭的殷實寫照。隨著時代的變遷,金魚已經(jīng)不僅僅是人們品玩的佳品,更成為了北京的一張亮麗名片。“將金魚同恭王府的‘福’文化結合起來,我們希望不僅能帶給大家視覺上的體驗,更重要的是提供文化上的享受,能夠展現(xiàn)我們中國特有的文化領域。”何川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