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曾聽說過這個風靡全國的“互聯(lián)網圣經”:在中國消費市場,消費能力從高到低排名,少女 >兒童> 少婦 >老人 >狗> 男人。
在資本家的眼里,男人曾是購買能力最低下的那一層,屬于割韭菜都懶得割的那群人,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資本精準的洗腦對象一直都是年輕女性。
當時整個互聯(lián)網鋪天蓋地都是這樣的消息:
(資料圖)
1. 女人,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2. 愛她,就應該把卡給她刷。
3. 男人負責賺錢養(yǎng)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
總之主打的就是一個核心邏輯:以幫助女性覺醒為名,對女性進行洗腦捧殺,讓女性心甘情愿地大把花錢。
至于男人,資本連洗腦都懶得洗,畢竟一雙襪子穿幾年,兩條內褲過春秋,這樣的消費能力實在是過于拉跨,給這樣的群體進行營銷,恐怕連營銷費用都收不回。
所以當時就出現了很多神奇的現象,比如說女性啥節(jié)都要過,三八婦女節(jié)是正式片,七夕情人節(jié)是三八婦女節(jié)的續(xù)集,520和521,是三八婦女節(jié)的番外篇,萬圣節(jié)圣誕節(jié),是三八婦女節(jié)的同人篇。
而男人,當時很多人在互聯(lián)網笑言:男同胞不要灰心,你們還有勞動節(jié)和清明節(jié)嘛。
這種不對等的現象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導致很多人一說起男人的消費能力,開口就是還不如狗,但實際上,隨著社會和經濟形勢的巨大變化,如今男性正在不斷覺醒,而女性則正在被資本市場所拋棄。
有機構專門做過數據調研,他們驚訝的發(fā)現,一向被嘲諷消費能力還不如狗的男性,從2021年開始,單月消費超過1000元的人數就超過了女性。
雖然男性在購物頻率上確實遠遠不如女性,但男性花的都是大錢,比如說汽車,隨便買輛車都要十來萬,還有時尚西裝、手表、釣魚設備,這些也是吞金巨獸,而且隨著90后00后消費群體的崛起,他們更愿意在游戲領域投入更多金錢,一次網游充值就是648,購買一個套裝就是999,相比起女性在服裝、化妝品領域的消費,男性的興趣愛好明顯更費錢,這才讓男性在消費頻率遠不如女性的情況下,單月消費能力反超了女性。
看到這里,肯定有人感到非常疑惑,怎么男人突然就舍得給自己花錢了?以前不是買條內褲都扣扣嗖嗖,消費能力還不如狗嗎?
其實,男人的消費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以前這種需求,壓抑了很久。
為什么男性會壓抑自己的需求?
因為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在原始社會,男人負責外出狩獵,女人負責采集和居家勞作,這種社會分工導致人類刻在基因里的記憶就是男人主動出擊天經地義,女人待字閨中合乎情理,所以幾千年來,在婚戀市場一直都是男追女。
再加上我國特殊的國情,從1980年至今,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男性比女性多出了三千多萬,這就導致男追女的競爭十分激烈,部分女性待價而沽,通過是否愿意為自己花錢來考察男性,而男性為了順利的解決婚戀問題,也為了完成家族的繁衍使命,往往會把有限的資金花在追求女性上,所以出現了一大批“為所愛之人買單”的人,這群人中那些為了取悅異性而不擇手段的人被稱為舔狗,而他們所掀起的給女性無止境送禮的經濟熱潮則被稱為“舔狗經濟”。
這種現象不只是在我國存在,隔壁日本也有舔狗經濟,而且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日本泡沫經濟巔峰期,當時的日本女性普遍認為,出去逛街最少要有三個男人跟著,一個負責打車,一個負責請客吃飯,另一個負責購物消費,也就是著名的“三個錢包”現象,即:車夫、飯票、ATM。
更讓人驚嘆的是,她們不會選擇這三個人中的任何一位成為人生伴侶,因為在他們的擇偶觀里,最后的歸宿必須留給自己的“本命”,也就是說一位日本女性擁有四位各司其職的男朋友,在當時也是十分常見的事。
在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日本男性想要追求一位女性,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鮮花、浪漫酒店、車接車送、高級餐廳、貴重首飾,還得忍受她同時和好幾個男性交往的事實,可以說是舔出了新的高度。
但物極必反,當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日本女性很快就被新的社會現實所反噬,以前大家都有錢,所以男性愿意付出昂貴的代價去追求女性,可泡沫破滅之后,壓在男性頭上的,首先是生存壓力,而不是婚戀和繁衍的需求。
所以日本男性迅速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把追求女孩子和結婚生子的需求放在了生存后面,他們努力工作賺錢,無心也不愿意去思考結婚生子的事,下班就回到家里窩在沙發(fā)上打游戲,這就導致日本的女孩子開始沒人追了,沒人送禮,女性相關的消費自然也會銳減。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泡沫的破滅,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企業(yè)破產,員工待業(yè)。
當經濟不景氣需要裁員的時候,女性由于生理的差異,在精力上無法和男性競爭,再加上之前的極端女權運動,搞得整個社會風聲鶴唳,男上司甚至都不敢給女下屬發(fā)郵件了,在多種因素的共鳴下,日本女性就業(yè)環(huán)境出現了轉折點,大量的日本女性失去工作回歸家庭。
一方面是女性失去了經濟能力,另一方面是男性躺平不愿意送禮,這兩個結合在一起,就導致日本女性消費能力大減,而男性,在沒有了婚戀生育的負擔之后,突然就明悟了本心,他們思考了一個問題: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一旦想明白這個問題,他們就開始取悅自己,給自己買漫畫書、買手辦、買游戲機、買釣魚設備,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去買鮮花和化妝品。
國內也是一樣的道理,隨著這兩年經濟發(fā)展進入了常態(tài)化時期,像以前那樣快速搞錢的時代徹底結束了,年輕人對于婚戀和生育也有了新的認知,他們不再想法設法的去逗女孩開心,而是努力的取悅自己,有閑錢的時候,他們更愿意去買一雙限量款的球鞋,或者在游戲里充一把神器,這種快樂簡單純粹,更合乎他們的本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由資本炒作而起的“舔狗經濟”,自然而然就要退出歷史了,這種轉變符合經濟規(guī)律,也符合大多數人的真實需求。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