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義烏擺攤賣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因“日入9千”的視頻在網上引發(fā)熱議。然而吊詭的是,人們在驚嘆年輕人努力奮斗拼搏的同時,竟然在相關報道、話題下的評論區(qū)提出稅款問題,也就是“日入9千”的小夫妻有沒有按規(guī)定交稅。
一定程度上,這種質疑肯定是合理的,但是回到擺攤“牛聞”的語境里,總讓人覺得有點翻車的意味。不可否認,在一些城市的商業(yè)中心地帶擺攤,“日入9千”確實是可能的。但是“日入9千”跟“日賺9千”這可是兩回事,無論是“吹牛”的媒體,還是“聽?!钡膫€人,都應該有意識地去咂摸一下,而不是上來就是“我相信”或是“我不信”。
(相關資料圖)
甚至回到擺攤本身也其實是有區(qū)分的,一種擺攤是流動性的,不需要交租金,當然這種類型多半也是城管的“眼中釘”,另一種擺攤是固定性的,需要交租金,并且租金還不低。
就如擺攤賣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他(她)們一年的攤位費就34萬,兩名員工一個月的工資共約1.8萬。當然針對利潤,夫妻倆也強調,拋去一切開銷,“日入9千”的時候,利潤在5千左右。
只是關于“日入9千”,夫妻倆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并非常態(tài)”,因為“那天正好趕上電視臺來攤位錄節(jié)目,搞得跟拍電影一樣,吸引了很多人,并且圍觀的人一直增加。加上又是周末,導致那天的生意異常火爆,比平時多賣了2千左右,但是我們生意本身也不錯?!?/p>
換句話說,“日入9千”應該屬于夫妻倆日營收的天花板。并且還提到一個問題“地攤生意要看天吃飯”,因為天氣不好的時候,日營業(yè)額會跌下來很多。由此再去審視9千乘以365的算法,只能說有些人看“牛聞”只看到了“?!?,而從來不管“牛聞”背后的邏輯。
甚至對于媒體“吹?!眮碇v也是一樣,為了讓年輕人脫下孔乙己的長衫,干脆不管能不能脫,好不好脫,上來就是數(shù)據(jù)說話,以至于數(shù)據(jù)“并非常態(tài)”時,“牛聞”之下,“吹牛”真被要求上稅了。
誠然,就算媒體報道擺攤“牛聞”勸說年輕人脫下孔乙己的長衫是好意,但是像這種一年的攤位費就34萬的情況,真還不是誰想脫就能脫的。換句話說,讓年輕人脫下孔乙己的長衫重在可操作性,而非只是基于情面的問題。
事實上,輿論層面質疑“日入9千”的小夫妻有沒有按規(guī)定交稅本就挺扯的。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暫且不論各地對于個體戶都有免稅政策,就算沒有免稅一說,這也是稅務督查部門的事情,根本無需上升到輿論查稅的地步。
就此而言,只能說輿論層面的質疑,更多是出于對擺攤“牛聞”的反噬。這里面倒并不是簡單出于對營收額的質疑,而是過分強調擺攤經濟多牛,本身是對現(xiàn)實經濟的誤讀。不僅無法說服年輕人脫下孔乙己的長衫,反而會讓年輕人耿耿于懷。
不得不承認,夫妻擺攤“日入9千”被鬧到最后,自然就是“牛聞”變“鬧劇”,非但起不到提氣的作用,反而更讓人感到無力。因為對于在浙江義烏擺攤賣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而言,他(她)們早已不是簡單的擺攤了。因為他(她)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擺攤有幾年了”。
只是,提及地攤生意的未來,他(她)們面對媒體時直言:“我們這里夜市地攤都是一邊直播一邊出攤,很多網絡主播已經開始低價賣配方。當一個行業(yè)都在搞直播賣貨并打價格戰(zhàn)時,雖然現(xiàn)在還能賺錢,但也預示著下坡路快要來臨。”
到此為止,再去審視“日入9千”的視頻,總覺得整件事情才被拉回到常識序列。也就是說,媒體可以報道擺攤“牛聞”,但是不能為了提氣而忽略“牛聞”背后的常識和邏輯。要不然,“牛聞”當事人真被質疑,其實就等于“吹?!闭姹簧隙悺?/p>
由此再去審視“孔乙己的長衫?!?,其實重要的不是脫或不脫的問題,而是面對年輕人的就業(yè)困境,還是要回到“先就業(yè),再擇業(yè)”的邏輯上,而不是從根本上無視“過渡就業(yè)”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不夸張地講,擺攤經濟對于任何人都是暫時性的出路,就連在浙江義烏擺攤賣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也承認“我們去過很多地方,只是一個過客,以后還想回山東定居”。并且也毫不掩飾地說,他(她)們現(xiàn)在只買了車,尚未買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