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2日晚,《京韻紅樓》音樂會在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上演。 本報記者 王海欣攝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22日晚,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音樂廳內(nèi),曾于去年金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音樂會《京韻紅樓》再次登臺,為第十四屆曹雪芹文化藝術節(jié)揭開序幕。在這臺國粹與國學相融合的音樂會上,北京京劇院一眾青年演員接連登場,各塑造一位紅樓女兒,以一臺編排精巧的音樂會帶領觀眾由歌入夢、由戲入夢。
音樂會開場,身著華服的紅樓金釵齊齊亮相,吸引了觀眾目光。顯然,這不是一臺傳統(tǒng)音樂會,龐大的京劇樂隊幾乎占據(jù)半個舞臺。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的12首歌曲,由化身“紅樓夢中人”的京劇演員逐一演繹。
結合《紅樓夢》的行文及思想脈絡走向,音樂會的編排分為四個部分,依《紅樓夢》開篇的16字偈語“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徐徐展開。第一場“幻境·仙曲”,用《〈紅樓夢〉引子》展現(xiàn)開篇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子以全知視角對凡塵世人命運的警示。第二場“紅塵·警幻”中,數(shù)首人物判詞和講述人間悲歡的《好了歌》,描繪出紅樓女兒們的悲劇及無常命運。第三場“人生·有情”是一組以人物關系、情感脈絡串成的歌曲,展現(xiàn)凡塵動人的“有情之天下”。終場“還原·本真”,聚焦于寶玉經(jīng)歷人間悲歡與真情,最終無復遺恨、修成圓覺的段落。尾聲中空靈的詠嘆,既是對故事真意的再現(xiàn),也是最后的升華。
“若是一臺大戲,我從頭到尾貫穿演一個人物,對人物的展現(xiàn)可以越來越深入。但在這臺音樂會上,在一首歌幾分鐘時間里,就要把這個人物立得住,這對我來說并不容易。”在《秋窗風雨夕》一曲中飾演林黛玉的演員白金說。在《題帕三絕》一曲中演繹林黛玉的李林曉表示:“這段演唱是內(nèi)心戲的外化過程,通過京劇的唱念做打手段,用我們的四功來詮釋京劇版的林黛玉。”
京劇唱念做打與通俗歌曲相結合,讓《紅樓夢》這部傳世之作以嶄新形式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音樂會對王立平歌曲原作進行創(chuàng)新演繹,在保留絕大多數(shù)原作旋律基礎上,加入京腔京韻。一人一曲,每一曲都贏得觀眾發(fā)自內(nèi)心的掌聲,甚至有觀眾情不自禁在臺下跟唱。當演員謝幕時,觀眾席響起的掌聲和叫好聲經(jīng)久不息。
演出叫座的同時,在音樂廳前廳展示售賣的紅樓主題文創(chuàng)也給觀眾帶來意外之喜,這里的絕大多數(shù)文創(chuàng)來自于《紅樓夢》研究的學術成果。劉姥姥和板兒醬菜、紅樓主題文房用品、特制中秋節(jié)禮均頗受觀眾歡迎。尤其是2024年紅樓日歷最為走俏,吸引不少觀眾當場掃碼訂購。這款日歷自2015年推出至今,一年一個主題,深挖《紅樓夢》文本之美,已成為眾多紅迷每年必入的收藏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