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全國各地的新鮮蔬菜紛紛進京。薺菜、穿心蓮、蒲公英等各種特菜品種都能見到,百姓可以“嘗鮮”享口福。
變遷
有身份的特菜端上百姓餐桌
林云楓是土生土長的“老北京”。“早先春季青黃不接的時候,家里的飯桌上就是白菜、蘿卜、土豆,還有些黃瓜、菜椒。”她回憶道,“那會兒,像什么荷蘭豆、西藍花、蘆筍、櫻桃番茄,別說嘗嘗了,連名字都沒聽說過。”在林云楓的記憶中,當時市面上難得一見的稀罕菜都被叫做“特菜”。
確實,40多年前,西芹、生菜、西藍花可以說是北京的“特菜一代”,專供涉外飯店。如今,這些老特菜早已成為家常菜?,F(xiàn)在,新一代的特菜變成了洋蔬菜、土野菜,以及花卉、香草、芽苗菜等新品種。
那些身價高、數(shù)量少的特菜是如何走進尋常百姓家的?與蔬菜打了50多年交道的北京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高級農(nóng)藝師曹華,見證了這一變遷。
“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新建了幾十家涉外飯店,聘請的西餐大廚列出的蔬菜菜單讓人大開眼界。什么西芹、荷蘭豆……別說采購了,連聽都沒聽說過。只好通過香港轉道進口這些特菜。”曹華對記者說。
當時,加上關稅和運費,1斤特菜的價錢能買200斤大米。如此高昂的價格,即便是涉外酒店也難以承受。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北京市農(nóng)業(yè)工作者開啟了特菜種植之路。
很快,北京陸續(xù)發(fā)展起了昌平的小湯山,順義的沿河,朝陽的太陽宮、十八里店,豐臺的西局、樊家村,通州的宋莊等9個特菜種植的基地。
北京市大規(guī)模特菜引進主要分5批,最早的一批是上世紀80年代初,引進的是西藍花、生菜、西芹、荷蘭豆、紫甘藍、洋胡蘿卜等;第二批是抱子甘藍、羽衣甘藍、球莖茴香等;第三批是彩色甜椒、水果黃瓜、耐儲運番茄和葉用甘薯等。此后,又陸續(xù)引進了軟化菊苣、寶塔菜花、四棱豆、黃秋葵等兩批50多個品種的特菜。
1996年5月,曹華前往小湯山特菜基地工作,重點負責第三批特菜的引進工作。他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引進“長壽菜”——葉用甘薯。當時,曹華和全國著名甘薯專家王寒教授跑遍了徐州、南京、山東、河北等地,最終在廣西長壽之鄉(xiāng)巴馬找到了更適口的葉用甘薯品種,最終引進到京。
“葉用甘薯很受歡迎,還上了人民大會堂的餐桌呢!”曹華說,這款特菜如今依舊很受歡迎,僅在通州區(qū)就種植了80多個大棚。
上世紀80年代初到1996年,特菜主要是供給涉外酒店、高端酒店,隨著種植規(guī)模越來越大,這些“有身份”的菜逐漸端上了市民餐桌。
2007 年 魚腥草首次進入新發(fā)地市場。
變化
穿心蓮的“剔芽”讓他成了特菜大王
如今,像西芹、西藍花這類“老特菜”早已失去了“新奇特”的光環(huán)。越來越多的新品種被培育、引種、流通到北京,擺上市民餐桌。
新發(fā)地商戶仇學友經(jīng)營特菜十多年,最讓他津津樂道的是“撿漏”穿心蓮的故事。
那是2007年的一個雪天,仇學友去花鄉(xiāng)收菜??吹窖┑乩镫s亂地扔著一小堆綠油油的東西,他習慣性地捏起一片葉子放在嘴里嚼了嚼,味道很清新。順著腳印,仇學友走進一個大棚里,長得像吊蘭的綠色植物滿滿一大棚,看著很漂亮。
工作人員告訴他,這叫穿心蓮,能吃,還是藥材。不過,當?shù)囟际钱斪骰ɑ茉耘?,準備在春?jié)的時候賣。
聽說“能吃”,仇學友頓時來了興趣,就撿了一包穿心蓮回家試著涼拌吃,感覺口感挺不錯。于是,他就把穿心蓮帶到攤位上售賣。
“那時候是冬天,穿心蓮翠綠鮮嫩,一擺上攤位,就受到了客商關注,酒店、超市都搶著要新菜,一下子就被搶沒了。”仇學友說。
從那以后,仇學友每次去花鄉(xiāng)上貨,都要帶兩袋穿心蓮剔芽回來。很快,穿心蓮變得供不應求了。穿心蓮也好養(yǎng)活,產(chǎn)量大,價格高,仇學友很快就找到了愿意專門種植穿心蓮的農(nóng)民。“當年,通州張家灣有400多農(nóng)戶跟著我種穿心蓮。”仇學友回憶道,每天能賣出幾萬斤的穿心蓮,“不光在北京賣,全國的都來進貨,最遠的賣到了烏魯木齊。”
追逐著新奇特,讓仇學友從蹬著一輛三輪車上貨,發(fā)展成為新發(fā)地市場的特菜大王,枸杞苗、芝麻菜、苣荬菜……什么新鮮賣什么。用他的話說,“特菜是個統(tǒng)稱,具體品種在不斷地更新,老百姓愛吃什么,我們就踅摸什么。”
新發(fā)地市場琳瑯滿目的特菜。
探訪
“菜籃子”升級市民吃得又好又實惠
北京特菜在“迭代”,不僅品種越來越豐富,而且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親民。
陳安寶是北京安徽商會經(jīng)銷商協(xié)會會長。1985年,他來到北京和同鄉(xiāng)們一起賣菜。陳安寶對記者說,如今將近有兩萬安徽人依托新發(fā)地市場從事特菜生意。
“特菜的品種數(shù)不清,有200多個大類300多個小類吧!”比如芥藍就分為大芥藍、中花芥藍、芥藍筍、紫芥藍等。
“現(xiàn)在很多特菜其實已經(jīng)是大路菜。比如:西藍花、娃娃菜這類蔬菜。”陳安寶說,就算是小眾蔬菜,價格也大多不高,比如法國香菜,每斤批發(fā)價格6塊多,番杏8塊多,魚腥草7塊多,紫背天葵8塊多,紫蘇7塊多。
前段時間,特菜中的香椿以“天價”進入人們的視野,每斤能賣到百元。“那是因為剛上市,量特別少,物以稀為貴,吃的就是‘一口鮮’。從3月10日開始價格就回落到每斤50元左右了,等到大量上市,價格其實也就在10元每斤左右。”陳安寶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