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青島大媽戴著“臉基尼”到海邊歡樂,成為全國網(wǎng)友的笑料。
如今,人們笑不出來了。
這些年,年輕人經(jīng)歷了嘲笑大媽、理解大媽、成為大媽并且超越大媽的輪回。
(資料圖片)
小紅書上有個被稱作是防曬博主的網(wǎng)紅,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在和防曬作斗爭,光是面罩,她就買了二三十種。
比起面罩,更能體現(xiàn)他們防曬決心的是防曬衣。
過去的物理防曬十分樸素,穿它的大多是戶外工作者。
現(xiàn)在的防曬衣,有的是時尚單品,有的是中東長袍,只露出一雙眼睛。
穿它的人也變成了一天都曬不了多少太陽的年輕白領(lǐng)。
在他們的推動下,以防曬衣為首的物理防曬生意正炙手可熱。
例如蕉下,去年上半年營收高達22億元,同比增長81.3%,凈利潤4.9億元。
防曬衣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一件薄薄的防曬衣甚至售價上千元,賣出了羽絨服的價格。
盡管官媒、專家再三強調(diào),根本沒必要買高價防曬衣,人們依舊趨之若鶩。
不合理的高價防曬衣,為何卻能男女通殺?
商家敢賣高價防曬衣的前提,源于人們對防曬前所未有的重視。
有人做過一次刷屏的防曬霜測評,他把背部分成十幾個宮格,宮格里涂的是各種不同品牌的防曬霜,中間用黑色膠帶進行區(qū)分,然后在陽光底下曬幾個小時,來判斷哪個防曬霜的效果好。
結(jié)果幾次測試下來,效果最好的居然是黑色膠帶遮擋的皮膚,而涂防曬霜的皮膚或多或少都有點變色。
人們終于醒悟:再好的防曬霜也比不上物理防曬。
一些愛美的人甚至從頭到腳全副武裝,自嘲是“女鬼式”防曬。
與此同時,隨著“養(yǎng)兒不防老,防曬才防老”的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人加入防曬大軍。
灼識咨詢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防曬服飾的市場規(guī)模由2016年的459億元增至2021年的611億元,預(yù)計2026年將達到958億元。
為了在這個方興未艾的市場多分一杯羹,不少品牌絞盡腦汁地提高防曬衣的溢價。
最常見的辦法是堆技術(shù)和造詞。
比如蕉下的招股書顯示,旗下防曬產(chǎn)品使用了AirLoop面料和L.R.C涂層技術(shù);安踏旗下的“絕絕紫”系列,據(jù)說采用了吸濕速干和冰膚科技;VVC、OhSunny等品牌,也提到了靜音蜂巢技術(shù)、濕態(tài)防曬科技、皮膚表面微氣候……
造出這么多技術(shù)名詞,其實都只是想傳達一個信息:這款防曬衣集防曬和干爽于一身。
當(dāng)人人開始內(nèi)卷,事情勢必要往奇怪的方向發(fā)展。
為了體現(xiàn)防曬衣的高科技,如今品牌的戰(zhàn)場早就不局限在“防曬”上,紛紛開始整活。
有的防曬衣宣傳“護膚”功能。
某品牌推出的“面膜防曬衣”系列,號稱在面料內(nèi)注入了“762MG/kg玻尿酸”,當(dāng)皮膚與之接觸,玻尿酸就會被釋放出來,“相當(dāng)于敷了一層面膜,穿上后肌膚含水量比不穿高出了36%”。
有的宣傳“極致降溫”。
據(jù)都市快報的報道,市面上有一種“木糖醇面料的防曬衣”,商家在廣告詞中強調(diào)其是由木糖醇的冰氧氣制成,“一秒散熱,上身立減5℃”。
有的則打出了“驅(qū)蚊”的概念……宣稱旗下防曬衣的面料能有效趨避20多種蚊蟲,趨避率高達97.06%。
護膚品+空調(diào)+行走的蚊香,防曬衣的功能多樣化只是一個開始。
畢竟只會防曬的防曬衣,哪有提價的底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價防曬衣也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最初物理防曬產(chǎn)品的主流消費人群,大多數(shù)是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戶外工作者,騎車上下班的白領(lǐng),或者是熱愛戶外運動的人。
那時的市場規(guī)模就顯得相對有限。一方面受眾人群少,一方面客單價低,因為100元甚至幾十元的防曬衣,就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做大蛋糕就成了品牌們的頭等大事。
這過程中,良莠不齊的商家一齊上陣,防曬衣的發(fā)展難免就有了離譜的成分。
1.制造和放大用戶焦慮
人民日報曾經(jīng)評論道,人們被容貌焦慮裹挾,忽略了紫外線是促進維生素D合成的重要因素,對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有重要作用。
它還給紫外線焦慮人群一次警醒:“防曬雖好,過猶不及,切莫用自己的健康為商家的營銷買單?!?/p>
然而官媒的警醒,終究敵不過品牌鋪天蓋地的宣傳。
紫外線焦慮不斷在大眾心中彌漫。
“紫外線過多進入人體內(nèi),不僅會讓皮膚變黑、老化產(chǎn)生皺紋,嚴重的還會導(dǎo)致皮膚癌”,聽多了類似的科普,許多人躲進防曬衣里,不愿再觸碰一縷陽光。
有的人甚至在陰天和晚上,也要全副武裝地防曬。
在品牌的宣傳轟炸下,防曬衣的消費人群快速擴大。
據(jù)《2022年防曬行業(yè)趨勢報告》,2019年防曬品消費群體中,22歲以下的僅占16.98%,到了2021年該群體占比增至45.04%。
除了消費者低齡化,男性防曬市場也逐漸被打開。2019至2021年間,關(guān)注防曬用品的男性占比由4.12%提高至5.48%。
培養(yǎng)出了消費人群,接下來就是引導(dǎo)消費。
2.讓防曬衣和“美”掛鉤
怎么讓用戶花更多錢買防曬衣?
最關(guān)鍵的是要讓用戶知道什么才是好的防曬衣。
于是,品牌們著重向用戶科普了一個功能性指標(biāo):UPF(紫外線阻擋系數(shù))。
理論上,UPF的數(shù)值越大,紫外線防護能力也就越強。
漸漸地,用戶對UPF值有了執(zhí)念,商家順勢提高UPF數(shù)值,防曬衣也就是有了更多溢價。比如優(yōu)衣庫一款標(biāo)注UPF50+的防曬衣,標(biāo)價為249元;波司登一款UPF100+的防曬衣,售價高達上千。
但是如果只有實用性功能,防曬衣還是很難激起更大的消費欲望。
所以商家的賣點,不僅是把防曬衣和健康掛鉤,更重要的是和“美”掛鉤。
最簡單也最普遍的做法是:提升防曬衣的顏值。
比如探路者有一款主打“光變科技”的防曬衣,據(jù)說在太陽光底下會迅速變色;還有蕉下,它申請的100多項專利,絕大多數(shù)都是外觀專利。
為了進一步打出差異化,除了顏值升級,一些品牌又給防曬衣加入了其他和防曬基本毫無關(guān)系的功能。
原本只需做好防曬的防曬衣,開始為用戶操心時尚、美白、抗衰老……
比如HOII曾推出的一款售價1948元的連帽防曬衣,號稱用到了專利技術(shù)“光能布料”,能讓皮膚“減少7.01%的黑色素值、63.65%的皺紋數(shù)量”。
最后就發(fā)展到了上文所說的玻尿酸、木糖醇等“科技與狠活”。
人們不一定會為健康買單,但極可能會為了變美買單。
“防曬衣不是智商稅,高價防曬衣是?!?/p>
高價防曬衣的套路,其實早就被專家或知情的網(wǎng)友拆穿了。
防曬衣品牌一邊宣傳UPF值的重要性,一邊又沒說明UPF真正意味著什么。
以UPF50+為例,意思是只有1/50的紫外線能穿透防曬衣,即紫外線阻隔率為98%;UPF40+同理,紫外線阻隔率為97.5%。哪怕是一把普通的傘,也有UPF10的防護能力,阻隔90%的紫外線。
多阻擋百分之幾的紫外線,不會讓皮膚變得更白,但一定會讓錢包變得更癟。
不僅是UPF值,高價防曬衣和普通防曬衣之間的科技、用料,其實區(qū)別也不大。
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防曬衣沒有什么“黑科技”,本質(zhì)都是通過在面料上附著一些涂層或制劑,通過折射陽光達到防曬效果,所以也不會有太多的額外成本。
追溯到生產(chǎn)端,防曬衣的成本就更低了。
中高端的防曬衣,面料一般使用錦綸,比如FILA一款在線上賣1059元的防曬外套,含有85%的錦綸。而錦綸的交易價格是30—40元/米。
用戶花上千元買防曬衣,可能只有幾十元是花在了“防曬”上面。
盡管如此,品牌的精準(zhǔn)種草,足以消除不少人對高價防曬衣的疑慮。
以蕉下為例,其招股書顯示,僅2021年,蕉下就與近600名KOL合作;2022年上半年,蕉下與KOL合作數(shù)量更是上升到1577位,直接翻倍。
這些KOL當(dāng)中,就包括了李佳琦等頂流主播。最頻繁的時候,蕉下曾在一個月內(nèi)三次和李佳琦合作。
隨之而來的是蕉下的收入飆升。
2019年到2021年,蕉下總營收分別為3.85億元、7.94億元和24.07億元,近三年復(fù)合增長率高達150%。
這樣的成績,自然引來了同行們的眼紅。
優(yōu)衣庫、李寧、安踏、蕉內(nèi),乃至主營羽絨服的波司登都殺到了物理防曬的市場。
在它們的努力下,防曬衣成了一年四季的必備單品,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防曬衣的顏值、重量以及各種功能。
為了防曬以外的功能付費,慢慢地變成了理所應(yīng)當(dāng)。
精準(zhǔn)擊中人性弱點,編造理由讓用戶接受產(chǎn)品溢價,這樣的套路屢見不鮮。
白蕓豆、牛油果、羽衣甘藍等等,和減肥沾邊后變得風(fēng)靡網(wǎng)絡(luò)。
前兩個月被罵上熱搜的膠原蛋白飲料品牌“五個女博士”,也是在“變美”上做文章。
旗下產(chǎn)品號稱有“延緩衰老”“美白”“解決皮膚松弛”等功效,然而媒體發(fā)現(xiàn),它并沒有保健食品備案,涉嫌虛假宣傳。
夏天是很多人最注重外貌的季節(jié),也是最可能被收割的季節(jié)。
不妨拋開宣傳,想想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就好像,防曬衣的重點是防曬,不用在意其他的“科技與狠活”。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篇作者 |祥燎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