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新版《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條例》自1988年誕生以來的第三次修訂。新版《條例》的第五十四條特別要求,本市應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熱線,設置專席人員,負責受理、轉介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訴求,收集意見建議。這意味著12345這串市民熟悉的電話號碼,將在法律層面上承擔起更多的職責,它將為這座城市中眾多的“小市民”提供服務,更多給予未成年人的關懷與撫慰也將通過無線電波在城市中傳遞。
6月第一周,新京報記者體驗了解到,12345市民熱線的這一頭,專席人員已經就位。根據《條例》,專席人員應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定期接受專門培訓。那么具體而言,他們應具備哪些素質?熱線又能夠幫助未成年人解決怎樣的問題?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名譽理事長宗春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相關資料圖)
記者體驗:12345接通專席可受理未成年市民的訴求
根據五月下旬,由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其中明確,本市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熱線,設置專席人員,負責受理、轉介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訴求,收集意見建議,提供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咨詢、幫助。
6月起《條例》正式實施后,新京報記者以普通市民身份致電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人員根據來電者需求、訴求,可將電話轉接之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專席。專席工作人員介紹,當前專席可針對未成年來電市民的問題、訴求和意見進行回復、收集和記錄處置,如未成年人反映的家庭問題、校園問題等,專席在記錄后會經相應流程,轉交至相關部門處理。
“我們這邊主要是受理未成年人保護政策,以及法律法規(guī)的服務。”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除了咨詢和意見訴求外,熱線也會根據未成年致電者的具體需求,提供情緒撫慰、心理疏導等幫助。
同時,工作人員還介紹,專席熱線的服務對象并不限定于“未成年人”這類群體, “如果擔心孩子年齡小,表述不清,家長也可以代為轉述,家長也可以通過熱線咨詢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政策。專席在處理訴求和咨詢服務上,與12345服務熱線的流程是一樣的,具體要看來電者的訴求和需要的幫助。”
溝通門檻:專席接線人員需要全身心投入和共情
新京報記者獲悉,其實在2021年6月,隨著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次修訂后的正式實施,包括北京在內,多地都依據未保法的相關條例,依托各地已有的12345市民服務熱線,開通未保服務熱線。在這一年,為方便廣大市民識記和使用,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也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用一個平臺,實行一號對外服務,已經正式開通并投入使用,除了工作人員上述提到的服務外,熱線還受理個案幫扶與轉介服務、未成年人生活困難求助受理等。
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實施《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在國家頒布的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基礎上,明確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受理咨詢、檢舉、控告和報告應當納入本市接訴即辦工作體系,并進一步指出,接聽熱線的專席人員,應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定期接受專門培訓。
那么怎樣才算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具體來講,專席人員又應具備哪些素質,經過哪些培訓?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名譽理事長宗春山認為,兒童、青少年是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的表達方式、接受能力都有其專屬性,而作為接聽熱線的專席人員,應當經過專業(yè)的心理督導。
他特別提到,電話咨詢、求助有區(qū)別于面詢的特殊性,“一方面是因為通過電話交流一般是比較緊急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電話線兩端的人看不到對方的表情。”而根據過往培訓專席熱線人員的經驗,宗春山告訴記者,這種“看不到”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我們當時也經常在培訓時對接線人員講,敏感的孩子會捕捉、感受到接線人員肢體上的每一個動作,這些都會通過接線員的語言、語氣傳遞給他們,所以我們一直要求接線人員的言語與肢體語言須得是一致的,這也能夠呈現出接線人員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宗春山說,全身心投入,能夠傳遞給孩子們所期待的尊重,接線人員需要在這一點上接受嚴格的訓練。
此外,宗春山還認為,作為未成年人熱線的專席人員,還應當具備更多共情能力,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求助者,“實際上,通過熱線的方式能夠解決的問題是比較有限的,但熱線能夠傳遞關切,同理心也能給予未成年人非常多的撫慰。”
多些耐心:在瑣碎中發(fā)現孩子們傾訴的實質
在宗春山看來,接線人員具備共情能力、并能夠全身心投入一通未成年人的來電,也只是剛剛邁過了與未成年人溝通交流的門檻,要想真正給予孩子們幫助,還需要用多一點點的耐心,換多一點點的信任。
“當電話撥通的時候,孩子們肯定是傾注了許多的信任在這通電話上的,在一些時候,這意味著他們對身邊的人失去了信任,撥打電話的孩子們會更希望自己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一個結果。”宗春山進一步指出,這需要專席盡可能地快而明確地作出回復,或者盡量簡化煩瑣的處理流程,“如果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撥打這個電話后很久才能得到一個答復,那么一來二去,孩子們或許就不再信任這個渠道了。”
還需要理解的是,這樣的“及時”或許往往不是雙向的。“未成年人的表達有時候不是那么精準的,甚至在他們無措的時候,表達的內容可能是非?;靵y的。這時候就需要接線人員運用更多的技術、耐心,去等待他們、鼓勵他們完成傾訴。”
宗春山向記者提及了很多過往的經驗和經歷,他說,許多來自未成年人的電話,往往一開始都是很瑣碎的內容,有的接線人員甚至在溝通過五六次后,才能從孩子們的表述中聽出一些他們的訴求、一些端倪。
“這其實也是在建立信任的過程,也更需要我們在付出耐心的同時,從瑣碎和可能沒有邏輯的表達里,摘出孩子們訴說的問題的實質。”宗春山說,孩子們的表達中,也可能暗含很大的危急,如虐待、性侵、校園暴力等等,這也對接線人員的敏銳度、聆聽和詢問的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