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有利于豐富博物館門類,優(yōu)化體系布局,助力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 近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物局等六部門印發(fā)《北京市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大力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建設。
《意見》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印發(fā)?!兑庖姟匪干鐣α颗d辦博物館,為本市行政區(qū)域內由企業(yè)、社會組織、公民等社會力量興辦,依法完成博物館設立備案,并取得社會服務機構(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法人資格的非國有博物館,各級國有企業(yè)、高校所屬博物館,以及符合條件的事業(yè)單位性質博物館。
《意見》明確了10項具體工作任務。例如在優(yōu)化備案流程方面,提出要加強對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備案主體的指導,進一步優(yōu)化博物館設立備案審批流程,并明確市文物局、市民政局為責任單位;在幫扶制度方面,鼓勵國有博物館與非國有博物館聯合舉辦展覽,策劃社會教育活動,合理規(guī)劃若干處文物保管和保護中心,免費或優(yōu)惠提供給社會力量興辦的博物館使用。《意見》還支持、鼓勵各區(qū)結合本區(qū)域特色,利用騰退文物建筑、工業(yè)遺產、空置廠房等閑置空間及城市綜合體,免費或低租金主動引入博物館文化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提出要推動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加強師資聯合培養(yǎng),聯合開展課程研發(fā),強化優(yōu)秀項目示范引領,提升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效果。同時鼓勵在京高校結合北京文物博物館資源增加專業(yè)設置,采取代培機制,量身定做博物館人才培養(yǎng)計劃,加大文博人才引進力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