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北京“雙減”政策正式出臺實施兩個月。在這兩個月里,“學校教育主陣地”無疑成了社會聚焦的關鍵詞。“主陣地”“主”在哪兒?教師是關鍵中的關鍵。上周二,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走進史家小學通州分校,跟蹤采訪了一位普通90后班主任,從這位普通的年輕語文教師的在校一天,不難看出“雙減”政策給校內教育帶來的深層次變化。
課前 提前1小時到校開始“早看管”
7點左右,史家小學通州分校的校門口已有學生入校,一位身穿黑色長裙、背著卡通帆布包的高個女生一路小跑,急匆匆走進校門。她就是四年級3班的語文老師由瑄。雖然入秋氣溫很有些涼意,但她額頭還是有了一小排細密的汗珠。此刻她正回頭對記者說:“剛把三歲半的兒子送幼兒園了,耽誤了一會兒,得趕緊去教室照看早到的學生!”由老師的聲音由“弱”變“強”,秀目中也放出了一種自信,讓人聯(lián)想到時下熱映的《長津湖》里,性格溫儒的伍萬里提槍“上陣”——由瑄此刻已經(jīng)三步并作兩步走進教學樓四年級3班教室。的確,這位年輕教師今天的“戰(zhàn)斗”就此拉開了序幕。
教室里已有幾位同學坐在了座位上。“同學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復習,也可以預習新課或者閱讀課外書。值日生同學可以開始值日了,有問題的同學可以來問我。”別瞧年輕,可是由瑄已經(jīng)有了九年的教學經(jīng)歷,一旦站定在講臺上,她就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沉穩(wěn)氣”。
為保證學生睡眠,本市“雙減”政策規(guī)定,學生早晨上課時間從8點推遲到8點20分,但由瑄本人卻并沒有因此延遲到校。“不少家長因工作等原因, 就會早一點送學生到校。到校后我們老師得負責安排早到學生上課前的這段時間。”由瑄說。
早晨第一節(jié)課 “分層教學”是這樣實施的
8點20分開始的第一節(jié)課就是由瑄的語文課。兩個月前“雙減”政策中,學校是“教學育人主陣地”的概念讓由瑄記憶深刻。“雙減”實施兩個月來,她每每站在講臺上,望著下面一張張可愛的小臉兒,經(jīng)常自覺不自覺地思索起“主”字的內涵:她在儲物柜里自費買了糖果、小禮物,就是為了鼓勵同學回答問題時“主動”思考;她留“分層作業(yè)”,是為了鼓勵同學“主動”分析;她創(chuàng)立“班幣制”,也是旨在鼓勵同學“主動”行事……
“蝙蝠的睡眠特點是什么?”這堂課,由瑄將為同學們分析解讀《動物的睡眠》這篇短文。當她把第一個問題拋出去之后,“冬眠!”成了不少同學們異口同聲的答案。但是有一位小女生卻做出了“深度補充”。她說:“閱讀題里說到‘冬天來臨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個昏暗的山洞、屋檐集體睡眠。它們睡覺的方法很有特點,雙腳抓住巖石、木棍等東西,成團成簇地倒著睡覺。’因此,我覺得蝙蝠的睡眠特點應該在冬眠的基礎上,加上‘倒掛’二字。”聽了這位小同學的分析,由瑄說:“老師特別欣賞你能在閱讀中認真發(fā)現(xiàn)、提出自己獨特理解的精神,你很棒!”其他同學都羨慕地鼓起掌來,由瑄和大家一起鼓掌,對這位同學的思考表示贊賞。
在課堂上,由瑄還需要隨時觀察學生們的狀態(tài)。一位女同學在回答問題時,沒想好第二個詞怎么組,當她開始打磕巴的時候,由瑄迅速請其他同學進行了補充,將尷尬化解于無形。“這個學生平時比較害羞,在課堂上如果讓她‘撂荒’站在那兒太久會打擊她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坐在第一排的一位男生,上課一直晃頭晃腦不聽講,由瑄看到后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走到他的身邊,很自然地用手搭在這位同學的肩膀上繼續(xù)講課。但見這位男生雙肩微微一抖,瞬間安靜了下來。由瑄課后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解釋說:“用我的搭肩的‘小動作’,制止了他的搖頭晃腦的‘小動作’,又給足了他的面子。什么是分層教學呢?我理解就是根據(jù)不同學生實際的接納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讓他們在課堂上有各自的收獲。哪怕在具體的知識點上沒有完全掌握,但一堂課下來,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和老師保持默契,也算是收獲啊!”
第三節(jié)課 判作業(yè)錯題錯字不劃“×”
9點05分到9點40分早操后,由瑄第三節(jié)課沒安排,于是進入“批改作業(yè)時間”。“控制總量、全批全改、加強面批、及時反饋”是此次雙減政策對作業(yè)的基本要求。對此,由瑄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感受頗深。這學期,學校要求給學生留的作業(yè)少而精。因此由瑄所在的四年級語文教研組嚴格審核每班的作業(yè)量,每位老師所留的作業(yè)都要經(jīng)過大家一起討論,并根據(jù)各班實際來操作。“還會將比較好的作業(yè)范例分享給大家。年級組每次討論如何留作業(yè)都非常嚴肅。”由瑄說,為了精準估量時間成本,有的作業(yè)她自己會先行模仿學生的狀態(tài)提前寫一遍。
除了語文作業(yè),作為班主任,她還要協(xié)調數(shù)學和英語兩科老師留作業(yè)的量,每天都要跟兩位老師溝通留作業(yè)情況。
例如,由瑄看到當天“作業(yè)公示欄”寫著“數(shù)學黃皮16頁,英語改聽寫錯詞”。由瑄特意與數(shù)學老師通過微信溝通了“數(shù)學黃皮16頁”的內容,得知這其中70%至80%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在課上完成了。由瑄說,此前,留作業(yè)對于老師來講是一件信手拈來的事情,但是現(xiàn)在我們就得“先學生之學而學,先學生之寫而寫”。
說到批改作業(yè),由瑄介紹說:“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剛講過的知識還得再收上來進行復批,如果還存在某些普遍問題,那就再有針對性地公開講授一遍。如果是個別問題,那就在課后一對一單獨輔導。”由瑄說,小學生們的作業(yè),需要修改到完全沒有錯誤,有時候甚至進行三遍批改,通過作業(yè)讓學生徹底消化課上知識。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看到,由瑄批改的作業(yè)本上,沒有傳統(tǒng)代表錯誤的紅“×”,而是以小圓圈或者紅點代替。由瑄解釋道,在校內教育的主陣地,學校不提倡用明顯的錯誤符號來否定學生的努力,我們會用小圓圈或者紅點標出來,目的是提示學生們這里需要修改,改對了還會得到一個對鉤,以此來鼓勵同學們。
課間休息 站在樓道里和學生聊天
當?shù)谌?jié)課下課鈴聲響起后,由瑄走出辦公室,來到教學樓走廊。她的眼神在教室內外掃來掃去,注意著每位同學的動態(tài)。“慢點跑、別滑倒”是她的口頭禪,這時候,由瑄儼然變成了一位耐心的大姐姐。課間的幾分鐘里,由瑄憑借聊天,和很多同學成了忘年交的“閨蜜”。溝通熱門影視、分享最新發(fā)現(xiàn)……“四年級3班,是我今年新接的班級,剛開始同學們都不太熟悉,我就是用課間聊天的方式,讓學生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跟我建立起信任感。”由瑄說。
由瑄還透露,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她在班里創(chuàng)立了“小班長”輪換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做班長的機會,為班集體服務,為同學們服務,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責任感。同時她還在班中實行“班幣制度”,將整班學生模擬成一個公司,學生每天完成學習、完成作業(yè),就像爸爸媽媽在公司里完成業(yè)績一樣,業(yè)績越高賺的“班幣”就越多,還可換取小禮物的獎勵,激發(fā)同學們的積極性。
中午時間看管吃飯 回復家長咨詢信息
從中午12點到下午1點40分是學生們的午餐和午休時間,由瑄就要變身“保姆”幫同學們分午飯、看管午休。
“中午需要在教室里為孩子們一一分飯、盛菜。”由瑄說,“誰的湯撒了,誰不好好吃飯等都得關注到。”午飯之后,由瑄還需要照看同學們午休。由瑄鼓勵同學們午睡,也允許他們帶著抱枕來學校。不午休的同學可以閱讀課外書。學生午休,是一天中由瑄唯一的“靜心”時間,利用這段時間,由瑄和其他老師一樣,集中處理學校的工作安排及家長的詢問信息。“一些工作上的信息,有時候太忙了,顧不上看,有遺漏的,別的老師看到了都會互相提醒。”
下午課后服務 協(xié)助管理課后活動
下午接著連續(xù)兩節(jié)語文課,忙碌了多半天的由瑄稍感疲憊。她抽空來辦公室喝口咖啡提提神。她喜歡將自己的辦公桌布置成粉紫色,桌布上印著彩虹、云朵等卡通圖案,還印著“瘦”“嗨吃不胖”“戒咖啡、戒糖、戒奶茶”等減肥勵志詞,幾十只五顏六色的簽字筆一排排地放在收納盒里。頗具匠心的布置就像一個專屬于自己的“小世界”,在這里,她常常有片刻的心馳神往。
轉眼4點10分,到了放學時間。本市“雙減”政策要求各中小學課后3點半服務要更加豐富,不但有素質教育的課程,還有課堂延伸輔導;史家小學通州分校將課后服務分為兩部分,周二、周三放學后,學校提供了43門素質類的興趣社團活動供同學們在“課后服務管理平臺”上選擇。周一、周四和周五三天,則為每個班集中課堂延伸輔導的時間。由瑄不僅要在周一、周四和周五為同學們課業(yè)答疑,周二和周三還需隨時關注孩子們參與興趣社團的情況。
當天的課后服務內容是興趣社團。由瑄不斷與家長協(xié)調孩子的接送事宜,同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興趣班的學習情況。“我們家孩子今天上葫蘆絲社團的情況怎么樣?”“今天校門口哪個位置接孩子?”……由瑄的手機上不時收到家長們的咨詢微信,她都一一耐心作答。
送走課后服務的最后一撥學生,已經(jīng)接近6點了。天已經(jīng)擦黑兒,由瑄一邊準備下班,腦子里一邊開始想念自己的三歲半的兒子,她恨不得一步跨回家去。她心里盤算著:回家后先哄哄兒子,再在燈下繼續(xù)備一下明天的課……
記者手記:含淚播種 含笑收獲
有人說: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這一“淚”一“笑”,可謂道盡了從教者的體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跟隨由瑄老師一天下來,深深感到“累”從心生,而“樂”亦從心生。
“雙減”政策下,相信每一位教師首先感到的是時間底線的壓力。“迎來朝陽、送走晚霞”,在崗11個多小時,從學生的課堂教學到看護午飯午休,從作業(yè)反饋到課后服務時的家教溝通,班主任的崗位角色要串接起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其腦力、體力的強度可想而知。
但是,一天的時間和精力分配還不能平均用力,課堂上,要保證把教育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留作業(yè),要分層設置,力避重復,加強面批,針對講解;課后服務,還要給學生個性發(fā)揮留出充分施展的“空間”。凡此種種,既要有“擘兩分星”的準度,又要有“百發(fā)百中”的精度,師生溝通、教案安排、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拖沓。難怪由瑄老師說新學期剛開始的前兩周有點手忙腳亂,有時候承受不住壓力,幾乎落淚。
辛苦是真辛苦,然而,新時代首都高質量教育體系發(fā)展的“時”與校內校外協(xié)同育人的“勢”,又對教師、教育提出了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要求。適應這種“時”與“勢”,應該成為教育主陣地里每一位教師的主動追求和內生動力。
在哪些方面追求?北青-北京頭條記者通過貼身采訪這位一線教師,最大的感受是,追求創(chuàng)新就是在營造快樂教育;主動思考就是在探索希望的未來。當由瑄老師用“班幣制”鼓勵同學們提高學習質量;用“分層作業(yè)”讓同學們人有所歸、心有所得;用輕輕的一個小動作讓同學們體會到“尊重的力量”時,就是盡力在看似平凡瑣碎的崗位上發(fā)揮著教師主體的能動性。
同時,針對“雙減”政策下“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的總要求,由瑄作為語文老師也做出了自己的嘗試。以前“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變成了以學生討論為主,在探究當中解決問題;她還嘗試課上多提問、課下多聊天,通盤掌握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并隨時“補短板、強弱項”。 “我也在反思,課堂上怎樣更好地做到由一個完整的問題串聯(lián)下來,讓學生們互相提問,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她說。
事實上,這樣的創(chuàng)新和思考正是一位教師“奮斗的淚泉”(冰心語),也更是他們快樂的源泉。我們不難想象到,當前全市上萬名班主任無疑都正在如此這般日復一日的“累并快樂著”,唯如此,雙減下首都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四梁八柱才能筋信骨強,日益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