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康達采摘水蜜桃。
【資料圖】
“今年最后兩個水蜜桃品種,黃金桃和正宗水蜜桃,馬上就下市啦!”在奉化溪口鎮(zhèn)康嶺村的桃林里,果農康達邊說邊將新鮮奉化水蜜桃摘下。幾個小時后,這些水蜜桃將按品種、品相分門別類,搭上專屬貨車,被送往全國各地。
“以前論斤賣,現在論個賣。上市一個月來,好品種水蜜桃單個均價甚至在15元以上?!爆F年56歲的康達,種植水蜜桃已有20年的時間。10余畝桃園就是他的一大“錢袋子”。
在“論個賣”的背后,不單單依托奉化水蜜桃研究所長達20多年的科學種植、優(yōu)質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與其息息相關的成本收益分析,也帶給果農切切實實的獲得感。
奉化區(qū)發(fā)改局工作人員郭輝每天會在“主要農產品成本收益查詢平臺”上查看數據,還會時不時到各大果園收集第一手信息:今年的種苗費、排灌費價格多少?前段時間化肥價格波動有點大,每畝桃子施肥成本上漲了多少?當下蜜桃季,桃林雇工費用有沒有變化?
剛剛摘下的水蜜桃嬌艷欲滴。
郭輝有個特殊的身份:奉化區(qū)發(fā)改局農本調查負責人,也就是外人眼里神秘的“記賬人”。在奉化,像郭輝這樣的農調員有3名,早稻晚稻、豬肉禽蛋、時令蔬菜乃至反季節(jié)蔬菜,還有各地的特色四時瓜果等,都是他們的“工作對象”。
“對特色瓜果的農本調查,是一項寧波特色工作?!笔邪l(fā)改委價格監(jiān)測與成本監(jiān)審局負責人笑道,由于寧波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并且四季分明,所以盛產的水果很多,比較常見的就有奉化水蜜桃、鄞州八戒西瓜、象山紅美人柑橘等——它們不僅是寧波人餐桌上、果盤里的美味,也是農民勤勞致富的“金種子”。
于是,寧波結合地方特色,創(chuàng)新調查品類,將各地的特色農產品成本納入調查范圍。2019年,市發(fā)改委對部分調查品種作了調整,形成14個品種53個網點的調查網絡體系。
“拿水蜜桃來說,要看果樹長勢,看農資質量,天氣突變比如臺風來臨時,還要看看桃子有沒有受損,怎么想辦法減少損失?也會問問農戶記賬時會不會漏記、重復記?!边@個活,郭輝一“跑”就是十多年,他不僅對成本變化了如指掌,還能對作業(yè)特點如數家珍。
農本調查員郭輝(左)走訪果農。
農業(yè)生產“看天吃飯”的特點,使農調員格外關心天氣變化。高溫或臺風天,水蜜桃會不會出現減產或大批掉果?市場價格起伏波動太大,如何應對?生產生活物資保障及價格情況怎么樣?農產品的物流運輸及生產物資供應價格情況如何?“端穩(wěn)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管好市民的菜籃子,是我們農本調查工作的題中之義?!笔邪l(fā)改委價格監(jiān)測與成本監(jiān)審局負責人說。
通過開展各項成本調查,一組組來自田間地頭的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數據,展現了種植戶、養(yǎng)殖戶一線最真實的生產經營成本。
以奉化水蜜桃為例,每畝產量在1750公斤左右,市場銷售均價為18元/公斤,每畝產值31500元,其中成本“大頭”是化肥費、農藥費和人工費用,再算上每項百來元的種苗費、租賃作業(yè)費、排灌費、工具材料費等,每畝種植成本27500元,收支相抵后,每畝盈利4000元左右。
一串串“小數字”不僅回應著民生關切,也把一本本特色賬做成了“創(chuàng)新賬”。在大量一線數據的基礎上,寧波建立了本地水果價格監(jiān)測與成本調查聯(lián)動機制。至此,成本與價格同步聯(lián)動監(jiān)測、更有利于數據分析的特色農產品監(jiān)測體系在寧波誕生?!斑@相當于特色農產品的數據庫?!笔邪l(fā)改委價格監(jiān)測與成本監(jiān)審局負責人介紹,把握地區(qū)特色品種成本收益情況,能引導農民調整生產結構,推進鄉(xiāng)村振興,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單玉紫楓文/圖)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