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明,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資料圖)
中國寧波網(wǎng)記者 張子琪 通訊員 章媛
位于鄞州潘火街道金谷中路的浙江開天工程有限公司內(nèi),總經(jīng)理吳慧明每天都忙個不停。
短發(fā)、黑框眼鏡,一副干練的女科研工作者形象。這是丈夫陳浩軍、女兒陳玄凝眼中最美的妻子、媽媽。
今年5月,全國婦聯(lián)表彰并揭曉了“2022全國最美家庭”,吳慧明家庭有幸成為1/997。
最美的背后,是幸福。幸福從何而來?
“夫妻間一文一武,互補互助,我覺得這樣就很好?!鄙頌閲铱萍歼M步一等獎獲得者,吳慧明這樣解釋她和丈夫陳浩軍的關系,“我偏文,他偏武,兩人結(jié)合在一起,互補互助,剛剛好?!?/p>
吳慧明一家三口,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在巖土領域工作的女性很少,即使有也大多從事理論研究,像吳慧明博士扎根巖土工程一線20多年的女性,更是鳳毛麟角。
1989年,吳慧明從大連理工大學本科畢業(yè),保送至大連理工大學巖土工程專業(yè)攻讀碩士研究生。
1992年碩士畢業(yè)后,她來到寧波,成為寧波大學的一名教師,耕耘在三尺講臺。1997年,她師從浙江大學龔曉南院士,攻讀博士學位。
2004年,吳慧明毅然決然地辭職,和丈夫陳浩軍聯(lián)合創(chuàng)立了浙江開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深入工程一線。
現(xiàn)如今,公司已成長為國內(nèi)領先的巖土工程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陳浩軍任公司董事長,吳慧明任總經(jīng)理。
“在她身上,外面是企業(yè)家,骨子里是科學家?!闭煞蜿惡栖娬f?!八嬲趲r土領域?qū)a(chǎn)學研打通,根據(jù)社會需要,解決卡脖子問題。在這方面,我特別佩服她?!?/p>
“她干專業(yè)技術的部分,她干不了的、余下的就都是我的,我兜底?!闭劶肮ぷ骱图彝シ止ぃ惡栖娬f。
“他比我厲害?!眳腔勖餍ΨQ,“大事隨他,技術歸我。公司里的事,大方向由他定。”在公司里,巖土技術方面,吳慧明說了算。而其他事務,諸如制定公司經(jīng)營方針、處理人際關系、對接技術應用場景等,由陳浩軍“兜底”。
“科學離不開人文,我也離不開丈夫陳浩軍?!眳腔勖髡f。
20多年來,吳慧明一直堅持扎根一線,在工程工地現(xiàn)場摸爬滾打,在實驗室扎實科研,親自勘察、分析,跟巖土和工程數(shù)據(jù)打交道,在別人眼里枯燥乏味又日曬雨淋的事情,吳慧明卻甘之如飴。
作為國內(nèi)知名的巖土工程專家、國家級人才工程人才,吳慧明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大女性人物等榮譽。
“工地很好玩的,我就喜歡待在那兒。”吳慧明說,一直工作到深夜12點以后才回到家休息,已是她的生活常態(tài)。
在夫妻二人的相互扶持下,一項項卡脖子的巖土工程技術難題被攻克,在更多的應用場景里產(chǎn)生顯著的經(jīng)濟和社會價值。
她開創(chuàng)了柔性基礎復合地基領域的研究,首創(chuàng)一套復合地基關鍵技術,解決了我國普遍存在的軟弱地基建設項目推進難的問題,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市政道路、港航等。
吳慧明(左一)深入工地一線。
在軟土地基處理領域,吳慧明主持的“高壓氣溶膠解構排水固結(jié)方法”,瞄準了我國建設、環(huán)保領域的難點和痛點,在渣土資源化利用、低成本高效處理軟弱地基、污染土減量處置等方面廣泛應用。
他們的女兒陳玄凝,也是眾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談及教育兒女,陳浩軍說,孩子一定不能寵著,要放手讓她自己去做。
目前,陳玄凝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她本科和碩士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
“女兒自己管自己的事情,有時候我倆的生活還要女兒來照顧?!闭f起女兒,吳慧明一臉驕傲。
女兒在家時,家里缺什么,不用夫妻倆多說,女兒就買回來了。關窗、關煤氣等家務事,都由陳玄凝“承包”了去。一家人到外地,攻略、生活必備品都是女兒準備的。
這一家人,互相扶持,互信互助,也正是丈夫和女兒的支持和包容,讓吳慧明扎根巖土工程領域,深耕厚植,沒有后顧之憂,亦不曾有太多的束縛。
“吳慧明把生活過得簡單了,自然而然,就把巖土工作做得深入而精致了。”陳浩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