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在日本可謂家常便飯。近日,大阪政府知事吉村洋文宣布,為減少政府員工加班,所有辦公電腦將于每天下午6點半準時強制關機。
從二戰(zhàn)后至今,日本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公務員,一直很少有人準時下班。大家普遍認為,領導沒回家自己當然不能先走,為工作全身心奉獻理所當然。即使準點下班,也會和上司、同事或客戶等一起吃晚飯或喝酒,美其名曰“團隊建設”“維持客戶”,直到半夜11點趕最后一班電車醉醺醺地回家,第二天周而復始。所以,日本孩子一般只有周末才能見到父親,享受親子時光。
習慣性加班讓日本企業(yè)和政府效率低下,支出巨額補貼。不少員工覺得,反正晚上要加班,所以白天時間內能做完的工作也拖到晚上完成,這樣除了工資還能拿到加班費。2018年,大阪政府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其員工加班時間達100萬個小時,加班費總額約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3億元)。所以,大阪政府痛下決心,首先在其內部實施按時下班制度。大阪政府以7600名基層職員為對象,每天下午6點20分開始,所有辦公電腦每隔1分鐘就會彈出文字提醒:“某某今天的工作時間是上午9點至下午6點,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正常上班時間,請迅速結束工作并關閉電腦。”6點半時,電腦會被強制關機。不過,課長級別以上以及警察和公立學校老師并不在范圍內,如果遇到必須加班的情況,可提前提交申請。因為不能加班,所以大家白天必須抓緊時間完成當天的任務。大阪政府的這一舉措效果顯著,據(jù)估算,措施推行后,員工在規(guī)定時間外獲得的勞動補貼將會減少約70%。
近年,安倍政府提倡勞動方式改革,鼓勵企業(yè)和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加班。日本各地方政府以及大企業(yè)也不斷推出自己的減少加班舉措。比如,日本航空就增加了員工每年的帶薪休假天數(shù);日本微軟實施“每周五、周六、周日休息3天,薪水按照一周5天發(fā)放”措施;有的中小型公司實施在家上班舉措。日本社會的工作習慣正在逐漸發(fā)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