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鋦瓷的馮潤生
鋦過的瓷器別有韻味
說到殘損,陶瓷收藏愛好者唯恐避之不及,因為瓷器的品相是否完好是決定它經(jīng)濟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陶瓷藏品在把玩過程中難免有磕碰,一些藏友看到瓷器殘了,怎么看都別扭,或低價處理,或再不問津。然而,這些殘損瓷器在馮潤生手中卻又煥發(fā)了新的生命,這是怎么回事?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馮潤生在鄭州的“五合六鋦”工作室。
鋦瓷手藝在慢慢消失
“鋦鍋鋦碗鋦大缸……”上了年紀的人還記得,在悠長的小巷里,補鍋鋦瓷匠挑著箱式小柜的擔子吆喝著,誰家要是有打破的碗碟,都會找鋦瓷匠人修補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門手藝正在慢慢地消失。
鋦瓷是一種古老的瓷器修復技藝,宋代張擇端的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一處鋦匠做活的場景。鋦瓷不僅僅是修復瓷器,還是一種裝飾。明清時代,有些人故意將品相完好的紫砂壺裝上豆子,再倒入水撐裂,然后鋦出特定的圖案來,以此來把玩。
發(fā)展至今,鋦瓷技藝也增加了符合現(xiàn)代審美的新元素,使鋦瓷技藝變得更為靈活和美妙。當鋦子在器物上成為裝飾,與器物融為一體的時候,別有一番韻味。
鋦瓷是二次創(chuàng)作
馮潤生,圈內(nèi)人稱老馮,研究鋦瓷工藝已經(jīng)有七八年了。他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他是新密人,在他小時候,村里經(jīng)常能挖出漢代的陶罐,當?shù)乩习傩詹欢?,就在罐底打孔,當成花盆,而他那時正在學習素描,這些陶罐正是最好的“模特”。
“小時候雖然不懂,但畫得多了,自然也就被漢陶罐古樸的造型和韻味所吸引。”老馮介紹道,從那時候開始,他就喜歡上了老窯瓷,工作之后就開始學習老窯瓷收藏,各地的古玩城和交易市場,他都是???。“在逛古玩城的時候,經(jīng)常遇到很美的瓷器,唯一的缺憾就是殘了,價格不高,大開門。買不買?不買,開車回來的路上就會后悔;買回家,放到桌子上,一看是個爛的,也不舒服。”從那時開始,他就萌生了學習鋦瓷的想法。
在老馮的工作室里,記者看到了他各式各樣的作品:一口隋代青瓷茶甌,口沿兒缺了一大部分,老馮就給它做了個領(lǐng)口,下面打上鋦釘,看起來就像小棉襖;宋代的茶盞側(cè)面開裂,老馮就用銀子打了一片銀杏葉,用埋釘?shù)氖址▽y杏葉焊在缺口處,仿佛茶盞上就有一片銀杏葉一樣;一只元代鈞瓷碗口邊,銅質(zhì)的蓮蓬和魚兒活靈活現(xiàn),拿在手中就像藝術(shù)品。老馮告訴記者,在他看來,鋦瓷其實就是二次創(chuàng)作。
“我從小學習美術(shù),在河南省藝術(shù)學校學的油畫專業(yè),正是這么多年的藝術(shù)積累,才讓我在鋦瓷行業(yè)中的創(chuàng)作游刃有余。”老馮說,在他看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由于要在瓷器上打孔,鋦瓷也是一種二次破壞,既然是破壞,那就要重新創(chuàng)作,一定要比它原本的樣子更美才行。“面對殘損的瓷器,我要是鋦不好,那就是在我手里毀了,還不如不鋦。”
糊弄騙不過內(nèi)行
談及鋦瓷的未來,老馮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由于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保護傳統(tǒng)技藝,傳統(tǒng)文化日益為人熟知,因此就有很多人去學了兩手鋦瓷技術(shù),想申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從而吃國家補助,順便教幾個學生掙學費。于是很多人就開始糊弄,找套老鋦瓷匠人的工具,拍段微電影做做樣子。更有甚者,把殘損的瓷器用膠粘在一起,以此來冒充鋦瓷。“這招騙騙外行可以,根本騙不過內(nèi)行!”老馮說。
在他看來,要想真正保護鋦瓷技藝,那就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歡上鋦瓷作品。老的技藝已經(jīng)完全跟不上現(xiàn)代審美的需要了,要想讓大家喜歡鋦瓷作品,就一定得重新設計,鋦得美美的,才會受歡迎。